日期:2025-07-12 21:05:55 标签:
《藏海传》看到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样,脑袋嗡嗡的?曹静贤临死前,那段托孤,简直是大型迷惑现场!把癸玺和铜鱼,这俩宝贝疙瘩,全都交给了赵秉文,还以为是啥深谋远虑,结果呢?
曹静贤当时就跟赵秉文撂下一句话:“我们谋划了这么久,没想到,笑到最后的,还是你呀。既如此,以后就都交给你了。” 听这话茬,谁不以为曹静贤交出去的是权力,是能号令天下的玩意儿?但真相往往让人大跌眼镜。厂卫和那些义子义女,曹静贤一个不落地留给了赵秉文,还特意嘱咐陆烟,要对赵秉文言听计从。这哪是托孤啊,简直是把羊往狼窝里送!
要说这曹静贤,也真是够意思。为了这些没血缘关系的“儿女”,操碎了心。又是办家宴,又是嘘寒问暖,活脱脱一个慈父形象。陆烬被杀,他能直接冲到侯府,找庄芦隐拼命,这份情义,可不是装出来的。临了,还想着给他们找个好归宿,别被自己连累了。
可他千算万算,没算到人心难测。赵秉文这人,心黑得像锅底,眼里只有权力,亲情、友情,在他那儿,都是可以利用的工具。
话说回来,曹静贤、庄芦隐和赵秉文,这仨人年轻时候也是患难兄弟。当年在大雍学堂,因为没啥背景,没少受那些世家子弟的欺负。曹静贤,本名陆悯,本来也是个读书种子,结果被整成了太监,一辈子都毁了。
这事儿,彻底让他们明白了,想要不被人踩在脚下,就得往上爬,掌握权力。所以后来,庄芦隐成了武官之首,曹静贤当上了掌印太监,赵秉文也混进了内阁,当上了户部尚书。
有了这层过命的交情,才有了后来的蒯家灭门案,三个人结成了同盟。但时间久了,人心就变了。为了各自的利益,他们开始互相算计,互相提防。
赵秉文最阴,瞒着另外俩人,偷偷救下了藏海,把他培养成了复仇的工具,利用藏海,把庄芦隐和曹静贤都给除了,还找到了癸玺。庄芦隐和曹静贤到死都没明白,自己一直信任的兄弟,才是背后捅刀子的人。
曹静贤临死前,还傻乎乎地把陆烟和陆焚托付给赵秉文,以为他会念及旧情,保住他们的性命。癸玺和铜鱼都给他了,他应该知足了吧?
可赵秉文这人,压根就没打算放过他们。他培养藏海十年,需要用陆烟和陆焚的命,去圆自己的谎,让藏海继续相信,内阁首辅石一平才是他的仇人。让陆烟去嫁祸石一平,往他身上泼脏水,又让陆焚去揭发藏海,这才是赵秉文对曹静贤最狠的算计。
陆烟和陆焚到死都不知道,自己效忠的人,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。你说可悲不可悲?
看到我才明白,为啥曹静贤的那些义子义女,都死心塌地地为他卖命。因为曹静贤是真的疼他们,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。相比之下,赵秉文就显得冷血无情多了。
藏海揭穿赵秉文的真面目,不再受他摆布,赵秉文就毫不犹豫地要了他的命。要不是永容王爷暗中相救,藏海早就一命呜呼了。藏海叫了赵秉文十年恩公,把他当成再生父母,可赵秉文呢?从头到尾,都没把藏海当人看,只是把他当成一把杀人的刀。
就连高明,也因为保护藏海,被赵秉文毒死了。赵秉文的心里,只有权力。当上内阁首辅还不够,他还想刺杀皇帝,成为大雍真正的掌控者,实现他那点可笑的理想。而癸玺,就是他用来称王称霸的工具。
再来说说庄之行。当初,庄芦隐谋反失败后,赵秉文在皇帝面前保下了庄之行。你以为他是发善心?错!他是想把庄之行也变成自己人。
庄之行被派去戍守边关,而冬夏,一直是赵秉文的心头大患。他想要征服冬夏,就必须借助庄之行的势力。在赵秉文的提拔下,庄之行很快就当上了骠骑将军。
看到庄之行和赵秉文勾结在一起,我才明白,为啥庄之行要骗藏海,说冬夏女王才是他的第三个仇人。他故意误导藏海,是因为他早就成了赵秉文的人。
后来,赵秉文要杀藏海,庄之行为他通风报信,扣押了藏海;赵秉文启用癸玺,要制造阴兵,征服冬夏,庄之行也表示支持。
说白了,庄之行这人,压根就不关心什么善恶,他只在乎自己的利益。赵秉文是他的贵人,能让他升官发财,重振庄家,他就为赵秉文卖命。
藏海让他看清了现实。庄芦隐的死,就是赵秉文一手策划的。藏海为赵秉文卖命,却差点被他灭口。赵秉文这人,翻脸比翻书还快,卸磨杀驴是他的拿手好戏。庄之行要是继续跟着他,迟早也得完蛋。
正是藏海的提醒,让庄之行选择了背叛。而且,赵秉文把希望寄托在癸玺这种邪门歪道上,滥杀无辜,丧尽天良,根本不可能得到人心。
庄之行懂得审时度势,与其跟着赵秉文遗臭万年,不如趁早回头,免得被他连累。最后他站在了藏海这边,不是因为他有多善良,而是因为他知道,选谁对自己更有利。
讽刺的是,庄之行被赵秉文提拔,又因为诛杀赵秉文再次立功,被新帝召回,成功回京,重振了庄家。这人啊,真是够现实的。
《藏海传》看到赵秉文机关算尽,到头来还是一场空。他追求癸玺半辈子,泯灭人性,最终也死在了癸玺之下。原来,癸玺不过是一种毒药,能让人失去痛觉,变成杀人机器,但也会让人失去理智,敌我不分。
而存放癸玺的地宫,也被冬夏堪舆师张灭做了手脚,会让人产生幻觉。蒯铎当年看到的阴兵,其实都是幻觉。藏海利用地宫里的幻觉,成功反杀了赵秉文,也算是为自己,为那些被赵秉文利用和伤害的人,报了仇。
人啊,一辈子都在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,可往往到最后才发现,自己追求的,不过是过眼云烟。